20210810_06伯朗大道21.JPG

2021年的夏天,
隻身一人前往台東池上住了四天,
逃離讓我喘不過氣的臺北。

臺北像隻飢餓的小獸,
被啃食殆盡,帶著一具空殼來到池上,
那個2018年環島後就一直心心念念的地方。

「有一天我要在大波池晨跑。」

受限於環島緊湊行程,匆匆離去的我,
那時是這樣說的。

20210809_03池上車站08.JPG

哈囉池上,我回來了。

20210809_03池上車站03.JPG

 

20210809_03池上車站05.JPG

正午時分,普悠瑪號抵達池上,
像穀倉一樣的火車站。

20210809_03池上車站06.JPG
藍天樹影鑲嵌在車站的玻璃裡。

20210809_05五月稻01.JPG

[五月稻民宿]
民宿就在對面,近得令人有些啼笑皆非。
緊鄰著火車站停車場,
讓出入人口有些複雜,這是缺點之一。

其他就沒有了,
五月稻民宿留在我記憶中的,盡是優點。

親切的年輕老闆,
獨棟寬敞而古色古香的舒適房間,
取用不盡的飲水機和書籍雜誌。

如果要去一個城市住一陣子,
我就想住在一個這樣的地方。
沒有太多刻意斧鑿的痕跡、
又能有足夠獨立的生活空間。

且交通便利。

對了,交通便利。
民宿還有免費的腳踏車,
雖然舊了點,但不得不說,相當好騎。

可以讓我悠揚的滑入地下道,
再毫不費力的踩步上坡,在池上的平面馳騁。

20210812_09民宿早餐01.JPG

每日早晨的早餐,簡單卻豐盛,
還帶著微熱的手作溫度。
自製的薑黃饅頭、滷蛋、蛋餅
變化著出現的現煎豆皮、三明治;
固定的一杯豆漿、一份水果。

20210812_11五月稻03.JPG

住在1樓的「春‧萌芽」雙人房。

20210809_05五月稻05.JPG

房間很舒適。
剛剛好的空間,挑高拉出寬敞。
有電視、有冷氣、有書桌,於我而言足夠。
啊,還有捕蚊燈和蚊香。
這簡直太重要了。
在池上第一晚,我差點被叮咬到貧血XD

高高的小窗戶,陽光會流洩進來,
樹影扶疏,為房間帶來明滅的光影變化。
除了日光之外,還有雨聲、蟬鳴,
火車經過時的聲音。

池上每日通過的火車就那幾班,
固定時間,鐵道的震動就會響起,像地鳴。

"小車站的剪票員,會不會是全世界最無聊的工作呢?"

在這樣的車站旁經營一間民宿,又是怎樣的生活呢?

[臺東池上][五月稻民宿]緊鄰池上車站,充滿人情溫度,房間舒適寬敞,手作早餐無比美味


20210809_06沒開的米貝果01.JPG

放下行李,立刻騎上單車到處看看!

旁邊就是有名的Bike de Koffie米貝果,今天很臨時的公休。

一直到最後一天才有幸吃到它。

[臺東池上][Bike De Koffie米貝果] 車站旁的咖啡驛站,圓滾滾米貝果蓬鬆柔軟、質樸耐吃

 

正午的池上,除了陽光和蟬鳴,
沒有太多引人注意的事物。

名氣已渲染全台的店家們,
福原豆腐店、大池豆皮店,先繞上兩圈。

[臺東池上][大池豆皮店&福原豆腐店]手工現作煎豆皮外酥內嫩豆香滿溢,金黃炸豆腐只香不臭,豆花豆漿都樸實味美。

20210809_07福原01.JPG

20210809_09大池豆皮01.JPG

20210809_09大池豆皮02.JPG

20210809_08曬穀場02.JPG
曬穀場咖啡廳,也經營民宿。

20210809_10池富大道01.JPG

197池富大道,
後來天天騎著單車經過,
兩旁就是農田,延伸進一望無盡的山裡。

20210809_11平交道.JPG

平交道已經是都市難得一見的風景,
會不會有一天在東部也消失了?

一陣騎車亂繞後,
帶回了豆花、豆漿、炒豆皮、桑葉米蛋糕,
池上的農糧,由此可見一般。

20210809_13福原仙草茶.JPG

[福原豆腐店無糖仙草茶(50元)

喝起來,有一種,中藥的感覺。

和一般市面上的仙草茶很不一樣,
藥草香氣更顯著,甚至有些澀口。

"原來仙草是這個味道啊。"

是當下腦海中浮現的想法。

原來仙草是這個味道啊。
原來仙草是這個味道啊。
原來仙草是這個味道啊。

倒是也不難喝,但也不會想再喝XD

不過一飲下肚後,
仙草甘香在口腔殘留甚久,
倒是意想不到的滋味。

20210809_15福原豆花0.JPG
[福原豆腐店] 糖水豆花(40元)

簡簡單單的清豆花,
糖水不會甜得生膩,甜爽得恰到好處。
豆花綿細水潤,
舌頭一抿就盡化口中,只餘滿嘴豆香。
簡簡單單的豆花,
完整演繹了黃豆樸實無華,自然醇美。

DSC_0553_2.JPG

[大池豆皮店炒豆皮/70元

多年前曾來訪,早晨時分,
盪漾在空氣中的豆漿香氣,
剛煎起外酥內嫩的豆皮,
滋味美妙得無法言喻。

這次是中午時來訪,
本以為一定已售罄,
沒想到竟還有營業,
看來疫情衝擊仍在。

原本想點招牌的煎豆皮,
店員說已經沒有了,但有炒豆皮。
猶豫了一下,店員又急急補上一句:
"和九層塔一起煎的,很好吃喔!"
我這人有個壞習慣,
只要店員介紹時在句末加上"很好吃喔。" 
就會忍不住點上一份。
總覺得那語氣說不出的可愛、及有說服力呢。

炒豆皮的調味略重,
因此一開始入口僅有鹹味;
再細細咀嚼,純粹的豆香即滿溢口中,
豆皮柔韌有咬勁,越嚼越是有味。
搭配著小黃瓜一起吃,
一鹹香一清甜、一軟嫩一清脆,
竟迸出說不出的好滋味。

往後幾日,
池上的吃食每每讓我感覺,
食物啊,簡單很好。

20210809_16曬穀場桑葉米蛋糕03.JPG

[曬穀場]桑葉米蛋糕/60元

樸實的一塊蛋糕,嘗起來淡淡的甜。
比起一般蛋糕更有彈性,
壓扁會軟呼呼的再慢慢彈回原來的形狀。
嚼起來黏潤、柔嫩,
啊,有種吃黑糖糕的感覺,但更為蓬鬆。
是一塊,
口感介於海綿蛋糕和黑糖發糕之間,
嘗起來有很淡很淡的桑葉氣息的,
米蛋糕。

可以細細咀嚼的東西,
吃完都會有飽足感呢。


下午休息。用筆電工作。

傍晚又騎上單車,去大波池,
我心心念念的大波池。

20210809_18大波池01.JPG

20210809_18大波池03.JPG

20210809_18大波池04.JPG

繞了一圈。看池光山影,
看稻田翠綠如浪,隨風起伏。

20210809_18大波池07釣魚人.JPG
遇見了釣魚人,是我在池上的朋友,
每天清晨傍晚都來看看他。

20210809_19往錦園04.JPG

傍晚的大波池,間奏是蟲鳴飛鳥。

20210809_19往錦園07.JPG

20210809_19往錦園02.JPG

叉出大波池的浮圳道路,
散落著涼亭,從田埂滑下。

20210809_20小安比樂01.JPG

20210809_20小安比樂02.JPG

在小安比樂帶了一塊巧克力派,
年輕的女店員很是親切可愛,
巧克力塔也是說不出的好吃啊!

20210812_01池富大道02.JPG

沿著197富池大道騎回池上市區。

晚上7點的池上,還營業的吃食已然不多。

20210809_21吉本肉圓01.JPG

20210809_21吉本肉圓02.JPG

20210809_22田味家.JPG

在吉本肉圓買了四神湯,
又去田味家買了杏仁甜湯。
田味家的老闆娘親切好客,
佐料給得大方,每種都給了一點,
淋上濃濃稠稠的白色晶透杏仁湯,
看起來無比誘人。

20210809_23直銷驛站02.JPG

今日沒吃到蔬菜,轉去直銷驛站,
買了芭樂和許多零食,
心滿意足,髒兮兮地回到五月稻。

洗了個舒服的熱水澡後,夜晚是另一種清醒。
腦袋對於靈感的清醒,
時間完全為我所利用的清醒。

看書。寫字。
吃四神湯、吃杏仁甜湯、
吃巧克力塔。吃零食。

20210809_24吉本四神湯03.JPG

[吉本肉圓]:四神湯(60元)

賣肉圓的吉本,四神湯也很有名。
不喜歡吃炸肉圓,因此單買了四神湯。
白潤濃稠的一碗,撈起是滿滿滿滿的料啊。

豬腸、淮山(白色片狀)、茯苓(味甘淡平)、蓮子、芡實(長得像雪蓮子)、薏仁。

喝在口中是暖潤的滿足,
淡淡鹹香、淡淡清甜。

每種食材都熬煮的鬆綿,
咬一下就化開,卻又都能保持原有形狀,
不會讓湯底變得糊混碎粒,滋味變得混亂。

四神湯,食材眾多,
喝在口中卻是契合圓融。尾韻回甘。

好喝的四神湯,
我喝過數一數二好喝的四神湯。

唯一美中不足的,
是豬腸咀嚼起來仍略帶腥氣。但瑕不掩瑜。

20210809_25田味家杏仁甜湯01.JPG

20210809_25田味家杏仁甜湯04.JPG

[田味家]:杏仁甜湯(60元)

又是白潤濃稠的一碗。

單喝一口杏仁甜湯。
濃稠滑潤,滿溢的杏仁香氣。好好喝哇。

撈起底下滿滿的料,
跟濃郁的杏仁湯一起滑入口中,
綠豆清甜、
白木耳軟脆、
雪蓮子鬆綿、
桂圓甜軟、
仙草滑嫩、
薏仁清香,一一登場。

每一口都是不同的滋味變化,
不變的是杏仁茶的醇美甘潤。

糟了。

這絕對會成為,我對池上最為深刻的印象之一。
之後夢寐以求,會在各地追尋這樣一碗杏仁甜湯。

[臺東池上][田味家] 刻劃在記憶裡無可比擬的杏仁茶,濃郁白潤,閃耀絲綢般的光澤感

20210809_26小安比樂巧克力塔03.JPG

[小安比樂]:甘納許巧克力塔(120元)

中間的巧克力甘納許讓巧克力控瘋魔。

冰涼、稠厚、黏潤,
會略為巴附在舌尖齒上的質地。

跟著口腔溫度,快樂地融化了,
滿嘴的巧克力香甜啊。

塔皮是酥硬的那種,
用叉子切不開,但也不會油膩。

我喜歡這樣的塔皮。
硬硬的扒開了,
像餅乾一樣蘸抹著巧克力吃,

感覺很原始的滿足。
好吃啊,實在是一塊好吃的巧克力塔。

 

20210809_19往錦園03.JPG

晚安,池上。


 

20210809_18大波池06.JPG

不禁想著,
如果有一個一輩子都居住在池上的人,
一個老人家,有一天離開池上,
會不會訝異於世界這麼大?

世界這麼色彩斑斕、生活如此不單純,
引誘越多、渴望的越多、越貪婪。

都市的人永遠沒有被滿足的一天。
即使他們不要,
這個世界的進步也會一直生出新東西來餵養他們。

給你電視、給你電腦、給你手機、給你電動車,
給你妳想像不到的慾望。

如果我的世界從一開始就是那麼小,
自始自終都那麼小,我就不覺得它小了。
它就是我的全世界。
狹隘是相對於另一個空間而言。
珍惜自己所有的、手上緊握的、抬頭看得到的,
然後覺得富足。

我情願當井底之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琳西 的頭像
    琳西

    琳西的味蕾足跡

    琳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